2021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答案 一、单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 20 题,每题2分,共40分 ) 1.【答案】A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.【答案】B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 3.【答案】B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4.【答案】C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5.【答案】C正常的教学行为 6.【答案】D传播优秀文化 7.【答案】A政治功能 8.【答案】B爱弥儿对绅士教育进行了全面论述 9.【答案】D揠苗助长-因材施教 10.【答案】A艺术美 11.【答案】D生成性目标取向 12.【答案】C知行统一原则 13.D【答案】D人本主义心理学 14.A【答案】A理解问题 15.A【答案】A主观性 16.B【答案】B发散思维训练法 17.C【答案】C外在不稳定 18.B【答案】B惩罚 19.C【答案】C 甜柠檬效应 20.A【答案】A社会契约 二、判断题(本大题15题,每题1分,共 15分) 21.【答案】√ 22.【答案】×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23.【答案】√ 24.【答案】√ 25.【答案】×备课包括三备和三计划 26.【答案】×应该是形成性评价 27.【答案】√ 28.【答案】√ 29.【答案】× 教育叙事研究 30.【答案】× 31.【答案】√ 32.【答案】√ 33.【答案】× 34.【答案】× 35.【答案】√ 三、案例分析(本大题共3题,共30分,每题10分) 36.【答案】 材料中张桂梅的做法符合爱国守法、关爱学生、爱岗敬业、为人师表、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。(1分) ①张桂梅老师贯彻了爱国守法的教师职业道德。爱国守法要求教师热爱祖国,热爱人民,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,拥护社会主义。材料中张老师坚持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引导学生感恩党、听党话、跟党走的做法体现爱国守法。 ②张桂梅老师贯彻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。关爱学生具体包括关心爱护全体学生,对学生严慈相济,做学生的良师益友。材料中,张老师接济困难学生,“如母亲般的慈爱”对待学生体现了关爱学生的要求。 ③张桂梅老师贯彻了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。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,知荣明耻,严于律己,以身作则。材料中张老师被誉为“全国十佳师德标兵”“全国教书育人楷模”等荣誉称号体现了为人师表。 ④张桂梅老师贯彻了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。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。材料中张老师以党建统领教学、用红色文化育人等体现了教书育人。 ⑤张桂梅老师贯彻了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。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,志存高远,勤恳敬业,甘为人梯,乐于奉献。材料中张老师生活节俭,但接济困难学生的做法体现了她无私奉献的精神。 (每个理论分析是2分,最多得10分) 37.【答案】 该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改下“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”的理念。(1分) ①张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改学生观,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。 主体。材料中,张老师鼓励学生观察记录劳动活动、自主设计劳动故事说明了他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。(3分) ②张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改教师观,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,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、帮助者、引导者。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、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。材料中张老师设立发言人岗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。(2分) ③张老师的做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。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材料中张老师鼓励学生创编演讲稿,并进行讲解,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(2分) ④张老师的做法符合活动育人的德育途径。精心设计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,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,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。材料中张老师设计劳动教育活动,使原本内向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、积极向上。(2分) (从教学观角度合理阐述亦可得分。) 38.【答案】 (1)题干中运用的是精加工策略中的语义联想。(2分) 语义联想策略是指通过联想将新知识与头脑中的旧知识联系在一起,赋予新知识以更多的意义,实际上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,把过去的旧知识当做“衣钩”来“挂住”所要记的新知识。如案例中老师教学生区分买和卖,多了就卖少了就买;干燥和急躁,干燥防失火,急躁必跺足。(3分,不结合案例扣2分) (2)学习策略的特点有:①主动性。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。②有效性。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必需的。③过程性。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,它规定学习时做什么不做什么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、用什么方式做、做到什么程度等诸方面的问题。④程序性。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,由规则和技能所构成。(2分) 意义:①使用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,节省学生学习的时间,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;②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的教学,减少教学和训练时间,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。(3分) 四、论述题(本大题共1题,共10分) 39.【答案】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为教师专业成长,包括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,是由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。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也丰富多样。(1分) ①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始和奠基阶段。是师范生进行专业准备和练习,初步形成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的关键时期。 ②入职培训是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的有效途径。新教师的任职学校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支持性措施。 ③在职培训也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,如通过教师发展学校、校本培训、反思性教学、教师行动研究等。 ④通过同伴互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。同伴互助的形式有沙龙会谈、一课多研、同课异构、专业对话、相互听课等。 ⑤自我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,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途径。 此外,教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途径还可以有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、跳出教育谋发展等。 (每写一条途径得2分,最多得10分满分) 五、教学设计(本大题共1题,共15分) 40.【答案】 【活动理念】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容易步入“只见活动不见语文”的误区,本设计以活动为载体,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中,在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式学习中,突出语文活动特点,让学生在信息的天空里借助语文自由飞翔;通过训练,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。 【活动目标】 1.认知目标:了解过去和现在信息传递的方式,学会收集信息,懂得正确利用现代媒体获取信息 2.行为目标:学会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搜集信息,初步学会收集、筛选、整理、分析信息。 3.情感目标:在实践活动中,培养合作、探究的意识和精神,感受信息世界快速发展,体会信息世界带来的影响。 【活动过程】 (一)引入主题 视频激趣导入:课前教师展示所准备的视频,引导学生观看,并思考视频内容,从而引出活动主题。 (二)探求新知 1.观看材料,初步感知。之后由学生分享(材料中的古今不同),畅所欲言。 2.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信息发展的历史材料,分小组进行讨论,制作表格(生活中获得的常见信息) 3.展开辩论,树立认知 正方:多看电视多上网好处多;反方:多看电视多上网坏处多。 4.师生共同总结得出,网络是把双刃剑,有利也有弊,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。 (三)拓展延伸 教师创设情景,引导学生换位思考:你会怎么办?引导学生思考交流,学生回答,教师评价总结。 (四)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:在今天一天的信息天空里,我们借助语文信息要素,会收集、筛选、整理、分析信息。在之后的生活中,我们也需要时刻留心,处处观察。 作业:课下,我们由语文委员带队一起来制作一期以信息素养为主题的板报吧。 评分标准: (1)活动理念符合新课改要求,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。(3分) (2)活动目标明确、分层清晰,符合设计要求。(5分) (3)活动过程清晰、主题突出、过程合理。(7分) 六、作文(本大题共1题,共40分) 41.【参考立意】主要是围绕“好老师”展开的。 建议写较小的范围,可以围绕教师职业道德(师德)的某一个方面来写。比如:教书育人是好老师的使命;高尚师德是好老师的灵魂等。 评分标准: 一类文,分值30-40分。立意准确、主题突出、题目完整、内容充实、见解深刻、有文采、有创意、结构严谨、语言流畅、卷面工整、无错别字。 二类文,分值20-29分。立意符合、中心明确、题目完整、内容比较充实、见解较深刻,较有文采、较有创意、结构完整、语言通顺、卷面较工整、基本没有错别字。 三类文,分值10-19分。立意基本符合、中心基本明确、题目完整、内容单薄、见解略显深刻、略有文采、略显创意、结构基本完整、语言基本通顺、卷面清晰、错别字较少。 四类文,分值9分以下。